Search


『孩子很黏怎麼辦?』

有一位爸爸詢問到:
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『孩子很黏怎麼辦?』

有一位爸爸詢問到:

聽過您數場演講, 覺得您在幼兒教育有深入研究,因此想請教一個問題:

我有一個4歲的兒子與即將滿2歲的女兒,兒子不會特別黏父母,但女兒卻特別黏媽媽,睡覺時一定要找媽咪,我偶爾獨自帶女兒出去玩,她也是很開心,但常困擾我們的是,有時候在家玩樂,突然想起媽媽時,就一定要找媽咪,即使媽媽在洗澡也要進去陪伴,不然就會大聲哭鬧不停。這時候爸爸想盡辦法哄她也沒用,想請問老師您,有什麼方法能改善呢?時間能改變現況呢?

因為我們都是上班族,早上給保姆帶,晚上及假日才帶回家。哥哥與妹妹是同樣一個保姆,但不同的是,妹妹1歲前是給保姆帶全天,當時因為有哥哥,我們又要上班,同時照顧2隻很累,因此為了想要減輕我們的負擔,才下此決定,但晚上會去保姆家看她,假日也是都帶回家玩。後來等她大了一點,就只給保姆帶早上,晚上也是接回家,因此0-2歲都沒換過照顧者。

早上媽媽帶她去保姆家她也很快樂,不會黏著媽咪不去保姆家,或許妹妹認為保母是另一個媽咪吧? (保姆約50歲,妹妹會叫她阿嬤)

我們遇到的情況分2種;若是哭著只想找媽咪(尤其睡覺時),試過很多次,她會一直哭,哭到我受不了,媽媽才出現安撫。妺妹很有power,會哭一個小時哭不停,而且是大哭。

若是哭著要某些東西,有時透過移轉注意力,有辦法解決,但若她真的想要某個東西時,也是會哭鬧不停,她的個性蠻強硬的。

她跟哥哥有很大不同是,凡事都要自己來,哥哥已4歲吃飯卻常要人家餵,但妹妹2歲都能自己吃的好好的。若餵她,她反而會生氣要求自己來,喝水時也是自己拿小椅子去飲水機按水,幫她也不太行,她就是要自己來。

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

以下是我給予的回覆:

謝謝您提供的資訊,看得出來妹妹是一個比較獨立自主、有主見的孩子,這是一件好事。相對的,當她想要做一件事情時,她也會比較積極爭取。

1. 每一個孩子的特質都不一樣,妹妹現在的情形,我會建議的是:針對她想要找媽媽陪的情形,請在可以範圍內盡量給予她回應、讓她安心,給予她目前發展所需要的安全感與心靈上的確認、定位。

2. 我們之前講過,她是一個蠻獨立、自主的孩子,所以隨著她逐漸長大,在環境、成人的因素沒有太大的變化下,我相信這種情形是會慢慢削弱的。但相反的如果現在我們能夠給她的安全感我們沒有給予,反而會影響到孩子現階段的發展,可能讓她因而退化(regression)變得更依賴(dependent)。

3. 孩子從小到大的日常主要照顧者是保姆,這位保姆也有給予孩子許多的安全感與獨立,我相信妹妹在保姆家,不會出現『黏』的情形。

但回到家裡,她需要重新尋求一位讓她有安全感的成人為心靈依循,所以在仍未適應的情況下,她會不斷有這種情況,以致讓爸爸媽媽覺得她很『黏』,這都是因為我們成人沒有回應到孩子的心理需求的緣故啊!

4. 這時候我們就要注意了:俗話說『越抗拒,越持續』。大人在這時候如果不願意回應孩子,孩子都會感受得到,而令她更沒有安全感。當下如果沒有回應孩子這種安全感的需求,孩子只會哭得越大聲,鬧更久,到頭來還是要找媽媽…不是嗎?而且孩子很容易就會把這種哭鬧的模式,套用到別的地方上,這樣更得不償失。

5. 但相反地,如果媽媽能夠在她有需要的時候,即時地給予她溫暖的回應,滿足她的內心需求,孩子就會在這其中慢慢建立起對大人的安全感、信任感,這種『黏』的情形就會逐漸削弱了!

我常跟家長說:「事出必有因」。孩子的哭鬧,都是有原因的;孩子不會無理取鬧,但往往常看不清楚、搞不清楚的都是我們大人。所以我們在教養孩子這條路上,要彼此互相支持,才能給予孩子更好的教育!

加油!這樣給您回覆OK嗎?還有沒有什麼問題?

羅寶鴻 敬上


Tags:

About author
AMI國際蒙特梭利協會0~3歲、3~6歲認證專業導師,有近20年幼兒教育經驗,在台灣北、中、南等地區舉行過數百場演講、家長講座、及師資訓練課程。多年來在幼兒教育的耕耘獲得許多家長的信賴,面對家長教養煩惱的諮詢,以最親切又專業的態度回覆,其堅定而溫和的文字,總是能療癒每個因為教養而焦躁不安的爸爸媽媽。 著作: 1. 【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】 -榮獲2020年金石堂親子教養書藉年度暢銷榜第一名 -榮獲2020年博客來親子教養書藉年度暢銷榜第二名 2. 【蒙特梭利專家親授: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】
羅寶鴻老師 - "For the Love of the Child."
View all posts